《2017年新政是长期措施,户籍新政首日无须扎堆办理》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社会万象】栏目,于2017-03-02 15:16:00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2017年新政是长期措施,户籍新政首日无须扎堆办理: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参考借鉴,最新消息,请关注大铁棍娱乐网,以下内容来源网络,如有变动,以官方公布为准。
2017年新政是长期措施,户籍新政首日无须扎堆办理
3月1日,西安“敞开怀抱,拥抱人才”的户籍新政正式实施,不少派出所户籍室门前办理户籍业务的群众排起长队。西安警方提醒:这次实施的户籍新政是长期措施,请大家合理安排时间,无须集中办理。截至昨日下午4时许,全市初审受理落户材料1803份。
户籍新政首日
不少派出所门前排长队
“没到上班时间,我就赶到派出所户籍室办理落户业务,没想到,还是排起长队。”昨日一大早,在公安雁塔分局曲江派出所办理户籍业务的吴先生看着长长的队伍感叹道,“看来西安户籍新政确实解决了不少群众的落户问题。”
在公安高新分局丈八路派出所户籍室门前,何女士说:“我办理的是购房落户,因为提前按照媒体上发布的信息准备好相关材料,整个办理过程比较顺利,除了排队耗费时间外,民警审核落户手续不到10分钟就搞定,太开心了。”
据了解,户籍新政实施首日,不少群众早早地拿着相关落户材料,赶到辖区派出所户籍室办理落户事宜。一些外来人口集中的派出所户籍室门前,办理户籍业务的群众排起了长队。不少派出所的户籍民警忙得连上厕所都是跑着去。
“掌上户籍室”
凌晨就有群众提交申请
3月1日,市公安局治安局户政处副处长梅庆铭介绍,虽然定于3月1日“掌上户籍室”开始上线,但是系统显示,2月28日21时28分,公安浐灞分局辛家庙派出所一位群众就通过“掌上户籍室”提交了大学生毕业落户申请。3月1日凌晨开始,一直有人通过“掌上户籍室”申请落户,一直到凌晨两点多,还有人申请。截至3月1日早上9时,共有25名群众通过这一方式申请落户。
据了解,“掌上户籍室”是一个全流程的业务办理系统,为群众提供服务的范围是全市所有分县局的户政大厅和户籍派出所。目前可为群众提供十类十八项户籍业务,比如此次新政涉及的人才引进、大中专学生落户、购房落户、三年社保等都可以通过“掌上户籍室”进行办理。
市民使用“掌上户籍室”首先要关注“西安公安”微信公众号,关注后在页面左下角就可看见“掌上户籍室”,注册需要实名认证,随后便可“在线申报”。
受理落户材料近两千份
学历落户申请占90%
市公安局副局长张卫提醒申请落户的群众合理、理性地选择落户时间和落户地点,避免因办理人数过多造成拥挤。
市公安局通报,截至3月1日下午4时,全市共接待咨询群众7390余人,初审受理落户材料1803份。其中,迁入西安共计77人,其中人才引进2人、大中专毕业9人、投靠亲属54人、购房落户12人;学生集体户移出43人;掌上户籍室注册用户12000余人,上传业务72笔。
在受理的材料中,学历落户的申请占到了90%,辖区里有大中型企业的派出所受理量比较大,其中公安高新分局丈八路派出所、公安未央分局大明宫派出所、公安未央分局谭家派出所、公安雁塔分局曲江派出所等一大早群众就排起长队咨询和提交申请。
相关内容:
上周,《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下文简称“指引”)出台,“资金存管”再次成为P2P行业的一个热词。《指引》从政策上明确了“银行”在网贷行业的角色定位,指出“商业银行”是唯一具有P2P平台资金存管资质的单位,同时指出银行没有兜底义务。那么新规究竟能否根绝“平台跑路”问题?
《北京晨报·金融周刊》记者多方采访业内人士,就“银行存管”与“平台跑路”之间的关系作了进一步探讨。有观点指出,“平台跑路”本质属于商业欺诈行为,不是银行存管就能解决的。融360网贷研究员韩腾也指出“平台跑路”问题主要还是通过政府或行业协会的监管去解决。
“银行资金存管”和“银行担保”是两码事
据融360网贷评级课题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1月10日,实现银行存管系统上线的平台共有128家,仅占网贷平台正常运营数的9%。从数据上来看,接入银行存管的平台比例并不大。也因此,过去不少P2P平台多以接入银行资金存管为荣,更会“借银行存管之名”大肆宣传一番,好像有了银行作资金存管单位,平台资金的保障性就同银行的保障性画上等号一样。但业内多位人士都曾表明 “银行存管”并不等同于“银行担保”。“银行担保”是指平台出现问题或是资金出现亏空会有银行自掏腰包去偿还投资人,补上资金缺口,因此有“银行担保”的公司确实相当于零风险了。但是“银行资金存管”更像是银行给平台开了一个资金存放库,最大的功能是实现项目资金与平台自有资金的分离,和银行担保的概念相差甚远。许多普通投资者由于受到一些营销人员有意无意的混淆,并没有意识到这二者的区别。
《指引》的出台或许能为这个混淆的概念画上句号。首先,《指引》确定了“商业银行”作为资金存管的唯一单位,指出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本身并不具备存管人的业务主体资格,并给出P2P平台6个月的缓冲时间去对接银行存管系统。此外,《指引》还明确指出,商业银行不对网络借贷交易行为提供保证或担保,不承担借贷违约责任,P2P平台不得用“存管人”做营销宣传。
也即,未来P2P平台的存管问题上,大家都一样,都是银行存管。平台即没有拿此宣传的必要,也不具备合法性。这是《指引》对普通投资者的保护,也是对某些不合理营销人员的警告。那么,“银行资金存管”究竟是什么呢?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银行资金存管”和“第三方支付存管”区别明显
要想说清楚“银行资金存管”的益处,可能首先要先谈谈“第三方支付存管”的缺陷。“第三方支付存管”和“银行资金存管”听起来似乎都规避了P2P平台自己融资的风险,实现了P2P平台自有资金与客户资金的分离。但实际上普通的“第三方支付存管”系统并没有隔离投资人和借款人的账户资金,只要平台管理者发布指令,便可将存管的资金划向任意指定的账户,相当于P2P平台上的账户体系被搬到了另外一个地方,但其实怎么用,还是平台说了算,第三方支付平台基本无法起到任何监管作用,因此平台要跑路可能就是一个指令过去,所有钱就能被直接取走了。
但“银行资金存管”的模式则有效地解决了P2P平台随意划款的问题。据了解,目前“银行资金存管”合规的形式主要为“大账户+虚拟账户”模式,即银行会开立三类账户:银行存管总账户、平台自有资金账户和风险备付金/保证金账户。具体操作模式为:存管总账户管理投资人交易资金,由网贷平台发送数据并且下达指令,银行进行款项划拨。总账户下设有很多虚拟子账户,每一个账户记录每一笔交易资金的流向,虚拟子账户和交易账户互为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