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银川市农业补贴政策,农业补贴标准及补贴项目》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社会万象】栏目,于2017-03-12 16:24:15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目的:弥补种粮农民因化肥、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而增加的支出。补贴范围和对象:全省从事粮食种植的农民和国有农场职工。2017银川市农业补贴政策,农业补贴标准及补贴项目,是小编为您精心准备的,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有变动,请以官网发布为准。
2017银川市农业补贴政策,农业补贴标准及补贴项目:
“总体来看,今年是近年来我市农村政策推动力最强、农民增收幅度最大、农村经济运行态势最好的一年。”银川市副市长姚爱兴在“全市农民增收形势分析会“上这样说。今年以来,银川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围绕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实施龙头企业、项目带动战略,在政策推动和市场牵引综合作用下,农业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失地农民“洗脚进城”创业
在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办事处,由农民变市民的柳秀兰在自己的餐厅里对记者说:“失地不失业,我们利用城市建设的机会,进城从头干起,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
随着大银川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城市化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征用了大量土地,失地农民“洗脚”进城做市民。摆在他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就业,就业不仅是失地农民最好的社会保障,也是实现致富的根本出路。但是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大多数人没有一技之长,在就业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为此,各级政府采取职业培训等措施,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素质,创造就业条件和岗位,扶持他们自主创业。
记者了解到,目前银川市大力实施了“阳光工程”,加强对失地农民的转移培训,走订单就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之路。截至目前,完成劳动力转移3988人。目前,已认定宁夏水利学校等36家培训单位为“阳光工程”的第一批培训基地。
与此同时,各县区建立多种失地农民就业机制,制定政策,鼓励辖区企事业单位优先使用本地农转非劳动力。兴庆区为失地农民在兴庆科技园提供环境养护、清扫保洁等工作,安置近百名人员,并在金河乳业等民营企业安置1289人,使失地农民转移率达到93%;金凤区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园”,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已完成辖区3个大型农民康居工程建设和住房分配工作,使1.86万失地农民的住房基本得到解决,促进失地农民就业4271人,向区内外劳务输出5000余人;灵武市依托宁东重化工基地、羊绒工业园等重大工程项目,有针对地培训农民工,使他们就地转移、就地上岗。
此外,银川市大力发展“农字号”龙头企业,为失地农民拓宽就业渠道,并通过经营城市和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帮助失地农民在餐饮、商贸等领域找到职业。值得一提的是,还在每个社区建立了“劳动服务中心”和“劳动保障站”,根据辖区内项目开工、建成的具体情况,随时灵活地组织临时就业。
产业化格局 特色渐鲜明
年初我市就出台了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及时足额的粮食生产补贴、化肥补贴、良种补贴直接兑现到户,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据统计,1~9月,银川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45亿元,粮食播种面积14.2万公顷,预计粮食总产量75.3万吨。
实施兴牧富民工程,畜牧业发展迅猛。全市肉类总产量1.56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5.4%;奶类产量、存栏羊等各项指标均大副提升。奶牛的生产增势强劲,存栏7.6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40.1%,奶产业已成为我市农村的支柱产业。
蔬菜产业发展快,蔬菜温棚建设扩大。蔬菜产量47.44万吨,增长5%。全市已有34个农产品基地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有9个蔬菜产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建设“上农下渔”生态渔业,水产养殖基地扩张。水产品产量2.98万吨,同比增长12%,水产养殖面积达11409公顷,其中名特优新品种养殖比重达到40%以上,水产品无公害、绿色认证比例达到5%。
推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积极培育壮大了伊品集团等1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扶持了金麦佳等9家粮油加工骨干企业,全市以四大特色产业为主的12个科技示范园区已成规模,有力地带动了全市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1~9月,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78.6亿元,同比增长17.2%,吸纳农村劳动力16万人。
政策市场鼓起农民“钱袋子”
1~9月,银川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297元,增长20.1%,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2.1个百分点。
今年春耕期间,全市抽调2000余名干部组成工作队深入村队、农户,帮助农民采取各项措施增收。在此过程中,开展了“农村科技年”活动,全市下派科技特派员100多名。同时,筹措3000万元资金,重点扶持奶牛、肉羊、蔬菜、水产业等优势产业发展。
农业税率降低等农业政策,也促进了农民增收。今年自治区将农业税率降低一个百分点,银川市共减少农业税96.7881万元,农民人均税收减少1.79元;国家对粮食、化肥实行直接补贴,其中仅国家政策粮食流通体制对种粮农直接补贴,全市补贴额1025.7万元,农民人均18.99元等。
在政策推动的同时,市场牵引对农民增收起到重要作用。今年粮食价格比上年同期明显上涨,全市夏粮177233吨,按每吨涨价200元,增收3545万元,农民人均增收65.6元。
扩展阅读:
1.新型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农机购机补贴政策3.奶牛政策性保险4.畜禽良种工程5.新型农民培训6.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7.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8.设施农业效益倍增计划9.大中型沼气项目建设工程10.2013年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11.优质粮食产业12.园艺产业。
2014农机补贴政策预计补贴资金4822万元,为农户购买拖拉机、收割机等工具。此外,奶牛政策性保险为农民解决后顾之忧,通过与保险机构协作,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计划养殖户每保险一头奶牛补助15元,通过保险的方式为农户降低养殖风险。在农业技术培训方面,由自治区农牧厅采取公开招标培训学校,由中标的培训学校围绕自治区13个优势特色产业组织学员进行培训,农民学到了技术使用科学种田,增产增收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随着土地流转的开展,进城务工农民日渐增多,职业技能培训必不可少。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由多部门共同启动实施,发挥科技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和支撑作用,促进农民生产技能提高,目的就是将先进的农业技术传递到农民手中,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农民不但能够打工增收,在家种地也能通过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获得受收益,2015年永宁县被选为自治区农产品初加工项目实施县区,对该县的优势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产业带主要农产品储藏、保鲜、制干、分级、包装等设施建设给予补贴,通过补贴的方式鼓励农户发展特色农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