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春节被儿拴屋外,老年痴呆被铁链锁住,家人:不栓会走失》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社会万象】栏目,于2017-02-05 10:06:19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老太春节被儿拴屋外,老年痴呆被铁链锁住,家人:不栓会走失,一起来看看吧。
2月3日,内江市威远县新场镇上游村有村民反映,当地一名80多岁的老太婆春节期间也被家人用铁链拴在屋外的树下,十分可怜。昨日,成都商报记者实地采访证实,最近几个月的白天,老人确实被拴在树下。其儿子和儿媳称,老人疑患老年痴呆症,此前未拴时,经常跑出去后走失。
老人家人:
疑患老年痴呆症 不拴易走失
昨日,记者接到线索后前往新场镇,在老人租住的房屋处见到了老人及其儿子、儿媳等。此时,家人已将老人手上的铁链解开,陪着老人坐在院坝里。“刚给她洗了澡,还没收拾完。”老人的儿子汪永贵说,上午11时许,他们便将老人的铁链解开了,给老人洗了澡。
据了解,老人名叫徐春蓉(音),目前还有3个女儿和2个儿子。有个女儿和小儿子在外地,两个女儿嫁至威远其他乡镇。汪永贵说,他们一家本是新场镇民胜村人,3年前因为小孩读书才租住于此。此前,他曾和姐姐及弟弟们商量,每家人轮流照顾母亲。但在去年,他将母亲接回后,只将母亲送到一个姐姐处生活了两个月,“其他(姐弟)没照顾的,就给钱,但有的说了给还没给”。
汪永贵夫妇俩承认,从去年10月或11月起,母亲便被铁链拴在树下。“我一个人在外面打工,养活一家5口人。”汪永贵说,平时都是妻子在家照顾母亲和孩子。但最近几年,母亲头脑不清醒,医生说可能患有老年痴呆症。此前未拴住时,母亲经常独自一人跑出去走失,被其他村民或派出所看到后送回。母亲还经常在垃圾堆里捡一些死鸡、死鸭等回家放在冰箱内,或丢在其他村民家门口。此外,母亲还在家随意大小便,也经常尿湿裤子。汪永贵的妻子唐某称,家里难免有些家务要做,也偶尔要外出买菜等。“没拴住的时候,稍微不留神,转个身,她就跑出去了。”最近几个月,她都是早上将老人拴在树下,晚饭后将老人关在房间内睡觉。“并不是我们不管,我们也没饿到她”。
当地警方:
尽快核实 如属实将依法处理
附近的村民们也证实,最近几个月,老人都被铁链拴在树下。不少村民表示,他们对此难以理解,“老人患了老年痴呆,家人再怎么困难,也应该善待老人”。
上游村村主任就住在汪永贵租住房屋几百米外,他告诉记者,老人被铁链拴住后,他也曾劝说其家人善待老人,希望老人的子女们都能好好赡养老人,轮流照顾老人,不让老人被铁链拴住。昨日17时30分许,新场派出所也表示,将尽快核实此事,如核实属实,将依法予以处理。
有律师说:属虐待行为 造成严重后果将构成虐待罪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廖华认为,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该老人的儿子和儿媳等用铁链拴住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其为了防止老人走失的出发点虽好,但方式方法十分不妥。子女应该人性化地赡养老人,如果存在子女不管老人吃喝等严重情节,其行为还构成虐待罪。此外,老人的其他儿女也应该尽到各自的赡养义务。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家权则认为,老人儿子和儿媳的行为已属虐待行为,如他们不听劝阻或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虐待罪。
相关阅读
10种老年痴呆症前兆症状
老年痴呆症前兆
1、记忆障碍
记忆障碍出现于早期,尤其是近记忆障碍,几十小时甚至数分钟前发生的事情都无法回忆。患者日常生活表现为“丢三落四”、“说完就忘”,反复提问想通的问题或反复述说相同的事情。
2、语言障碍
找词困难往往是老年痴呆症中最早出现的语言障碍,主要表现在说话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由于缺乏实质词汇而表现为空话连篇;或由于找词困难而用过多的解释来表达,终成唠唠叨叨。
3、视觉空间技能障碍
在老年痴呆症早期及可有视空间技能障碍,其症状包括不能准确地判断物品的位置。有些痴呆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就可能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
4、书写困难
因书写困难而导致写出的内容词不达意,如写信不能写清含义,这常常是引起家属注意的首发症状,特别是一些文化修养较好的老人。研究认为书写错误与远记忆障碍有关。
5、失认和失用
是人是指病人不能辨认物体,尽管此时对物体的触觉或视觉要素都能辨认;失用是指虽有正常的活动能力与主观愿望,但不能执行已经学会的有目的的行动。检查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失用和失认很困难,有时难以将其失用和失认与由于失语、视空间技能障碍和遗忘所造成的后果区别开。
6、计算障碍
计算障碍常在老年痴呆中期出现,但在早期即可能有所表现,如购物时不会算账或算错帐。计算障碍出现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是由于视空间障碍(不能正确列算式),或因失语不理解算术作业要求,也可能是原发性计算不能。
7、判断力差,注意力分散
老年痴呆症患者均可在早期出现判断力差,概况能力丧失,注意力分散等。
8、精神障碍
精神症状在早期可表现为患者以自我为中心,狂躁,幻觉妄想,抑郁,性格改变,谵妄等,情绪不易控制。
9、性格改变
性格改变在一部分患者中非常显著,多变的极为敏感多疑或非常恐惧,或变的越来越暴躁、固执。
10、行为改变,运动障碍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运动在早期常表现正常,疾病中期患者行为可见幼稚笨拙,常进行无效劳动,无目的劳动。
老年痴呆症的症状
早期症状表现:
1、轻度语言功能受损;
2、日常生活中出现明显的一级减退,特别是对近期事件记忆的丧失;
3、事件观念产生混淆;
4、在熟悉的地方迷失方向;
5、做事缺乏主动性及失去冬季;
6、出现忧郁或攻击行为;
7、对日常活动及生活中的爱好丧失兴趣。
中期症状表现:
1、变得更加健忘,特别常常忘记最近发生的事及熟悉的人名;
2、不能继续独立生活;
3、不能独自从事煮饭、打扫卫生或购物等活动;
4、开始变得非常依赖;
5、个人自理能力下降,需要他人的协助,如上厕所、洗衣服及穿衣等;
6、说话越来越困难;
7、出现无目的的游荡和其他异常行为;
8、在居所及驻地这样熟悉的地方也会走失,出现幻觉。
晚期症状表现:
1、不能独立进食;
2、不能辨认家人、朋友及熟悉的物品;
3、明显地语言理解和表达困难;
4、在居所内找不到路,行走困难;
5、大小便失禁;
6、在公共场合出现不适当的行为;
7、行动开始需要轮椅或卧床不起。
预防老年痴呆
一、要减少糖、盐、油的摄入量:日本科学家在临床研究中发现,人若在青、中年时期经常摄入大量的糖、盐、油,到老年后就易患老年痴呆症。因此,人们——尤其是老年人平时应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尽量少吃含糖、盐、油多的食物。
二、要少饮或不饮烈性酒:科学研究证实,经常饮酒的人罹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要比从不饮酒的人高5~10倍。这是因为酒精不但能使大脑细胞的密度降低,还能使大脑细胞快速萎缩。因此,人们应尽量避免饮酒,尤其应避免饮用烈性酒。
三、要常吃富含胆碱的食物: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乙酰胆碱的缺乏是人们患老年痴呆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乙酰胆碱有增强记忆力的作用。而乙酰胆碱都是由胆碱合成的。因此,人们应多吃一些富含胆碱的食物,如豆制品、蛋类、花生、核桃、鱼类、肉类、燕麦、小米等。
四、要常吃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最近,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常吃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有预防老年痴呆症的作用。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主要包括动物的内脏、海带、红腐乳、臭豆腐、大白菜和萝卜等。
五、吃饭要吃七分饱:临床研究发现,每餐都吃得很饱的人极易患老年痴呆症。因此专家建议,老年人每餐都应只吃七分饱,这样不但能起到预防老年痴呆症的作用,还能很好地保护消化系统。
六、要勤动脑:人的思维功能也是“用进废退”的,大脑接受的信息越多,脑细胞就越发达、越有生命力。因此,老年人应经常进行一些脑力活动,如看书、下棋等。
七、不要吸烟:最近,德国科学家通过调查发现,吸烟10年以上的人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要远远大于从不吸烟的人。这是因为吸烟会引起脑供血不足,使脑细胞发生萎缩。因此,吸烟的老年人应积极戒烟,以避免因此患上老年痴呆症。
八、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进行体育活动会使人的血液循环加快,从而使经过大脑的血流量增加,使脑细胞得到充足的养分和氧气。因此,老年人可通过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来预防老年痴呆症。
九、吃食物时要多咀嚼:生理学家发现,当人咀嚼食物时,其大脑的血流量会增加20%左右,而大脑血流量的增加对大脑细胞有养护作用。因此,老年人在吃食物时要多咀嚼,在不吃食物时也可进行空咀嚼,用此法可预防老年痴呆症。
十、要积极地防治便秘: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便秘是引发老年痴呆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经常便秘的人,其肠道会产生氨、硫化氢、组织胺、硫醇和吲哚等多种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大脑,从而诱发老年痴呆症。因此,老年人应积极地防治便秘,以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十一、要经常活动手指:临床研究发现,人活动手指可以给脑细胞以直接的刺激,对延缓脑细胞的衰老有很大的好处。因此,老年人可通过打算盘、在手中转动健身球、练习双手空抓、练书法、弹奏乐器等方式来运动手指,从而可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结语:老年痴呆症也是老人大脑退化的一种表现,其发病因素有很多种,但家族遗传是最显著的病因之一,所以家族里有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朋友可一定要多加以重视起来,最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与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