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供给侧改革是什么意思及供给侧改革重要意义实施方案》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社会万象】栏目,于2017-01-12 10:36:21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地方落实供给侧改革的方案近期密集出台。截至目前,包括湖北、甘肃、四川、重庆、青海、广东、贵州、浙江等地区已出台供给侧改革的整体实施方案;尚未出台整体方案的上海、湖南、山东等地区也正在加紧制定进度,将在今年内出台;此外,山西、辽宁等地区也针对各地的具体情况,推出了一些专项改革实施方案。专家分析表示,从目前已出台的方案来看,“三去一降一补”中的去库存和降成本两大任务,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里政策工具箱调结构的主要着力点。如下是大铁棍小编整理,欢迎阅读。
2017年云南供给侧改革是什么意思及供给侧改革重要意义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统计局前三月的统计数据,截至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3516万平方米,化解高库存仍是许多城市当前的重中之重。因此,各地在供给侧改革实施方案中都将化解房地产库存列为重点。还有部分地区确定了房地产去库存的量化指标,例如浙江省政府在关于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要力争2017年起基本实现全省商品住宅库存消化周期控制在16个月内;广东省提出的去库存量化目标则更为具体,除了要求到2018年底各地级以上市商品住房去库存周期基本控制在16个月以内之外,还要求全省商品房库存规模比2015年底的1.6亿平方米减少约12.5%,也就是要求在三年里力争再化解2000万平方米的商品房库存。
为了达成这些指标,各地在方案中提出了相对应的政策,其中以调整土地供应力度以及货币化安置等两项政策最为“热门”。
四川省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方案中就要求编制土地供应计划,将商品住房可售周期超过2年的县(市、区)纳入“减少直至暂停”类,暂停商品住宅用地供应;重庆市也要求加大土地供应调控力度,因地制宜确定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的供应比例,两年内土地供应规模逐年减少10%,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增速控制在3%以内,全面推行货币化安置,通过货币化安置去除房地产库存400万平方米等;浙江省则要求,2016年起棚改货币化安置率原则上要达到50%以上,并将重点镇纳入棚改政策支持范围;广东省提出,2016年至2018年全省计划完成棚户区改造16万户,其中通过货币化安置4万户左右,各地要采取提高货币化安置奖励标准、协助群众购买安置住房等措施,引导棚户区改造居民优先选择货币化安置。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住房保障处处长钟治峰表示,棚改货币化安置具有缩短安置周期、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等优点,特别是在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态势趋缓的情况下,对于消化商品房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在降成本方面,各地强调多措并举,将采用政策组合拳的形式来应对企业经营成本高企的问题。
四川省和浙江省在方案中均提出了若干项降成本措施,包括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降低税负成本,降低企业电价气价,降低企业用工成本,降低物流运输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具体内容包括鼓励商业银行按国家基准利率发放贷款,降低企业贷款利率;认真落实“营改增”全面扩围等结构性减税政策;落实工商业电价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减少审批中介服务项目,降低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标准等。
在供给侧改革整体实施方案之外,还有一些地区针对企业降成本出台了专项执行方案。湖北省在专项方案中就明确提出,通过减税降费降低一部分、深化改革消化一部分、金融机构压减一部分、企业挖潜节支一部分,使实体经济成本明显降低,盈利能力明显增强。最大程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企业财务成本有所降低。而重庆市则出台了30条涉企政策意见,着力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费成本、社会保险费成本、财务成本、电力成本、物流成本等,减轻企业负担。
据多个机构此前测算,今年政府减税规模预计在7437亿元左右,合计减税规模约占GDP的1.1%;物流成本也颇有下降的空间,如果物流成本在GDP中的占比能降低一个百分点,就能省出6000亿元。由此,各项降成本粗略加总,今年企业降成本的空间可以达到万亿级别。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尚未出台供给侧改革整体实施方案的地区,也有一些专项实施方案率先出台,这些方案更多以“对症下药”为主,瞄准了各地目前亟须改革的重点区域。以山西省为例,该省日前专门出台了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涉及煤炭去产能,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安置煤炭职工,加快煤炭产业科技创新等八大方面,要求“十三五”期间,山西省原则上不再新配置煤炭资源,不再批准新建煤矿项目,不再批准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确保全省煤炭总产能只减不增。
延伸阅读
12月14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总结2016年经济工作,阐明经济工作指导思想,部署2017年经济工作。李克强在讲话中阐述了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作总结讲话。
经济运行
保持在合理区间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我们全面贯彻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推进改革,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引导形成良好社会预期,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经济形势总的特点是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质量和效益提高。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创新对发展的支撑作用增强。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改革基本出台,对外开放布局进一步完善。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贫困人口预计减少1000万以上。生态环境有所好转,绿色发展初见成效。成绩来之不易,必须充分肯定。同时,我国经济运行仍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金融风险有所积聚,部分地区困难增多等。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继续努力加以解决。
政策框架
初步适应新常态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初步确立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第一,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把认识、把握、引领新常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经济工作的大逻辑。第二,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引导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提出引领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套政策框架。第三,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党中央对经济形势作出的重大判断、对经济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对经济工作思想方法作出的重大调整,经受了实践检验,是符合实际的。全党同志要坚定信心,按照党中央确定的思路和方法,朝着我们的奋斗目标不断前进。
会议指出,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思路,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稳中求进
经济工作方法论
会议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明年贯彻好这个总基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要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扩大开放,稳定民营企业家信心。要加强预期引导,提高政府公信力。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深入细致做好社会托底工作,扩大人民群众获得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会议认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就是要深入研究市场变化,理解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就是要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着力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就是要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健全要素市场,使价格机制真正引导资源配置。要加强激励、鼓励创新,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提高盈利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潜在增长率。
会议指出,今年以“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为抓手,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部分行业供求关系、政府和企业理念行为发生积极变化。明年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