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钢城"烟囱经常冒黄烟 工厂回应:是蒸汽》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社会万象】栏目,于2017-01-02 10:32:02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2016 年12月20日前后,河北遭遇持续多日的重污染天气,多地发布雾、霾双红色预警。12月20日到23日,新京报记者驱车从北京出发,前往河北工业重镇邯郸市探访。因能见度不足,高速因雾封道,途经城市均实施了单双号限行,部分城区还实施大货车禁入等措施,能见度却在不断降低。
12月20日下午,在邯郸市酒务楼村,7岁的小花(化名)和两位小伙伴在家门口玩“过家家”。小花扮演起了家长的角色,有模有样地坐在家门口的一个椅子上。她面对的除了小伙伴,还有一家距离她不足300米的钢铁企业围墙,里面矗立着两高两矮一共四只烟囱。就在当天,据邯郸市人民政府官网显示空气质量指数达到500,为严重污染。而小花和同伴并没有防护措施,也没有防护意识,偶尔看到有戴口罩的路人,他们还会好奇地张望。
2016年12月21日下午4时许,邯郸市酒务楼村,几个小朋友在车里玩耍。身后钢铁厂区内的烟囱林立。
2016年12月22日早7时许,河北钢铁集团邯钢公司门口。工人在雾霾中戴着口罩买早餐。
2016年12月22日7时45分,邯郸市区,一名学生倒坐在行驶的电瓶车上。当天早上,邯郸依旧笼罩在雾霾之中。
2016年12月23日早晨7时,在河北武安体育中心,市民在广场上晨练。一条马路之隔的是武安文安钢铁厂区。
2016年12月22日早晨八时,从邯郸市建设大街附近的高空向南俯瞰,居民区的高层建筑和钢铁厂区的烟囱穿过晨雾。
邯郸,因矿物资源丰富,其中煤炭和铁矿石储量分别达到40亿吨和4.8亿吨,被誉为现代“钢城”、“煤都”。但近几年,曾经的支柱产业钢铁、煤矿却遇上了“尴尬”,重工业从原来的经济发展标志变成了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代表。钢铁、煤矿企业周边的村庄也从曾经的依靠发展变成了现在的埋怨搬迁。
酒务楼村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该村村民曾经依靠周边的钢铁企业生活,但如今,距离村子只有不到300米的钢铁厂区,让村民苦恼不已。
54 岁的张姓村民目前还是运输司机,他指着村南边的钢铁企业回忆说,自从该钢厂四只烟囱竖起来之后,自己家已经多年没有开过窗户,尤其是春秋季节,刮南风的时候,灰尘就从空中落下,一户村民为了防尘专门把院子加上盖板。“有时候那种味儿特别呛得慌,那个烟就能看到是有颜色的”,村民对此很无奈,他们也向环保部门投诉,但是并没有达到他们预期效果。再加上村中不少土地也不再耕作,不少村民已经迁出这里,留下来的大多也是出于无奈。
就村民提到的烟囱问题,记者致电了村南的河北钢铁集团邯钢公司,对方宣传部表示村民提到的烟囱排出的是“正常生产的水汽,它是生产过程中冷凝以后产生的蒸汽,是符合生产运行要求的。”对方还表示,村民提到的烟囱都是和邯郸市环保局联网实施在线监控,“排放的气体完全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