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昌禁酒令最新规定,公务接待禁酒令条例解读

发布时间:2016-12-25 18:39:14 来源:大铁棍娱乐网

《2017年南昌禁酒令最新规定,公务接待禁酒令条例解读》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新闻热点】栏目,于2016-12-25 18:39:14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饮酒引来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及其有悖宗教戒律,2012年12月,中央军委下发通知,印发《中央军委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十项规定》,《规定》明确指出,不安排宴请,不喝酒,不上高档菜肴。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2017年南昌禁酒令最新规定,公务接待禁酒令条例解读》一些相关资讯。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由于新政策暂未出台,因此沿用往年政策, 如有变动,请以官网发布为准。

  禁酒令最新规定

  酒精伤肝,这是生活常识,不分年龄和职业。对公务员而言,公务接待全面禁酒,既是身体健康的福音,也是作风建设的抓手。近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就印发了《自治区公务接待禁止饮酒的规定》,对自治区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涉及的公务接待活动,一律禁止饮酒,特殊情况也需报本级纪检机关审批,否则要受到党纪处分。这个规定值得叫好。

  

  酒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酒不成席”的待客之道久盛不衰,迎来送往,不喝酒或者喝不好酒总觉得表达不了感情,有失礼节。于是,应酬务必有酒,有酒务必要喝好,喝得满脸通红、酒气熏天、言行失当、影响工作和自身形象,往深的说这种“饮酒误事”的情况正折射出作风不良,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也消磨了公信力。由此来看,新疆发布公务接待全面禁酒的规定的出台当为之叫好,但禁令能否长期坚持并收到实效,而不是“一阵风”、“走过场”。笔者认为,公务接待全面“禁酒”更要“禁久”。

  新疆出台公务接待全面禁酒的规定,契合了中央大力推进的“八项规定”精神,符合当前反腐倡廉、整风肃纪的大势所趋。禁酒看似简单问题,但一纸“禁酒令”真的就能一劳永逸的把公务接待中的酒给撤了?那是不可能的。各种有关公务接待“禁酒令”近些年来已经多得早已不算新闻了,甚至快让人麻木,形形色色的禁酒令,原本无不都基于改善形象、厉行节约甚至反腐败的良好愿望之高度,期望通过一纸“禁酒令”,解决一直以来被群众深恶痛绝的大吃大喝甚至腐败现象。事实上“禁酒令”是下了,而且几乎都是以红头文件这类严肃的行政方式公开宣布,但就如广大干部群众所看到的、耳闻目睹的,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因为领导们带头公务饮酒、因为更多的暗渡陈仓式解禁等理由,大多数禁酒令都没有得到很好而又持久落实,有的甚至沦为一纸空文。

  “禁酒令”这类廉政规定在刚刚出台不久,似乎还有一些约束力,毕竟雷声大嘛,枪打出头鸟,很少有人会顶风风作案往枪口上撞。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干部带头违反规定,加之出台政策的时候,并没有严谨周密的监管制度随之出台,尤其在惩处落实上并没有形成强大的威慑力,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那些过去一直“酒精考验”的干部们条件反射的思考对策,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因此,能否真正刹住公务饮酒风气,关键还在于能否认真吸取过去各地各部门在禁酒令颁布后能不能“禁久”甚至流于形式的经验教训,只要有真心实意的“禁酒”决心,做到令行禁止,结合当前党风廉政建设,严把思想教育关、制度落实关、监督检查关、责任追究关,还要发动全社会监督,让违规饮酒者无处遁形。如此,“禁酒令”才能形成一种“铁律”,才有生命力,“禁酒”才能“禁久”。少了美酒醺风,多了清新党风政风民风,“酒瓶子”问题被紧揪着不放,彰显出我们党对落实八项规定抓得越来越严、越来越细,整风肃纪的决心越来越坚定。

  公务接待禁酒令条例解读

  读懂公务接待“禁酒令”的丰富内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规定,要求在自治区范围内的所有公务接待一律禁止饮酒, 特殊情况需要饮酒的,须报本级纪委(纪检组)审核批准。媒体梳理发现,近两年来,浙江、黑龙江、吉林、江苏、湖南、安徽等省份已出台公务接待“禁酒”规定。

  自2007年河南信阳市出台公务接待“禁酒令”以来,不断有地方自觉加入“禁酒”行列。2013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公务招待不得提供高档酒水,近两年多地出台的“禁酒令”,就是在落实这一规定。从实际情况看,公务接待饮酒现象比以前大大减少。

  据说,前些年公务接待酒风旺盛之时,每年全国公务接待相当于喝下一个“西湖”。这一说法是否准确难以查证,但过去公务接待中饮酒现象,确实很疯狂很普遍。如今,饮酒现象减少就有“禁酒令”之功。如果说早期“禁酒令”是初级版——禁止公务人员工作日中午饮酒,近两年的“禁酒令”则是升级版。

  所谓“升级”,是指不分午餐晚餐一律禁酒;而且,对于什么酒属于被禁止范围,如今也做出了详细规定,更具有可操作性。安徽还要求国企也执行禁酒令,含酒精饮料也被禁止,这是“升级”的又一体现。笔者以为,升级版“禁酒令”的内涵更为丰富,需要公务人员尤其是各级官员真正读懂。

  “禁酒令”之所以“升级”有多种原因,首要原因是中央禁令越来越严。无论是八项规定、反四风,还是《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都体现出一个“严”字。公务接待“禁酒”自然也要严起来,与中央精神保持一致。规定越严,“禁酒”效果才越好。

  坦率地说,早前禁止公务人员在工作日中午饮酒存在局限性,即其他时间段公务接待饮酒同样会带来很多问题。之前,“禁酒”对象限于公务人员,但国企公务接待饮酒也很严重,不仅浪费国有资产,还养成不正之风。如今更严的升级版“禁酒令”,弥补了以往“禁酒令”很多缺陷。

  尽管如此,顶风违纪现象仍然不少。公务接待饮酒现象虽然减少了,但没有完全禁绝,不仅各级纪检部门曝光了不少典型案例,媒体也揭露了很多问题,还有一些自我“举报”案例,比如有的官员饮酒身亡后暴露出公务接待饮酒问题。当违纪现象仍存在甚至本身也在“升级”,“禁酒令”也就有必要继续“升级”。

  另外,官场文化还需要进一步改变。“禁酒令”具有促进公款节约、改善党风政风等功效。除此之外,还有改善官方文化积弊之妙用。在很多地方,官场文化沦落为“酒桌文化”,比如会喝酒才能进入某个圈子获得提拔重用;再如,喝什么酒也是面子问题。升级版“禁酒令”有助于改变这种病态文化。

  公务人员的生命健康也需要进一步重视。公务接待中喝酒致死案例不少,有数据显示,领导岗位公职人员的体检异常率很高,酒精是原因之一。从保护公务人员生命健康的角度来说,“禁酒令”有必要“升级”。某省一名统战部部长曾表示,再叫我当市委书记坚决不去,原因是最怕喝酒。

  每个公务人员都应当读懂升级版“禁酒令”内涵,自觉抵制公务接待违规饮酒,自觉监督“禁酒令”落实。从各地情况来看,落实“禁酒令”主要靠纪委,对人力有限的地方纪委来说,无法做到监督全覆盖,怎么办?就得鼓励人民群众参与监督,其中,公务人员作为“内部人”,更有利于监督公务饮酒。有关部门通过财务检查、审计和明察暗访等形式落实“禁酒令”的同时,也要大力保护、奖励举报人,保障、鼓励群众举报公务接待违规饮酒,让违反“禁酒令”无处躲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