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长春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及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16-11-22 13:58:35 来源:大铁棍娱乐网

《2016-2017年长春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及政策解读》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新闻热点】栏目,于2016-11-22 13:58:35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2016-2017年长春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及政策解读》由于新政策暂未出台,因此沿用往年政策, 如有变动,请以官网发布为准。

  2016-2017年长春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作为老工业基地和传统农业省,吉林在医疗保险改革通过政策杠杆调整就医结构,通过异地结算让医保“跟人走”,通过“两段式”报销缓解因病致贫现象。去年,吉林通过渐进式改革不断放大医保政策叠加效应,保障水平有效提升,“精准”且稳固的公共福利,为城乡居民带来实惠。

  看到慢性心脏病在县医院就能治疗,吉林省农安县靠山乡红石村的66岁村民娄兴志喜不自禁。“我每年都得住好几次院,这病在村医那里看不明白,到省城又没有床位。县医院环境好,治疗方案与大医院没啥区别,算上亲属住宿、交通花费,就医成本能降三分之二。”娄兴志说。

  从2012年开始,吉林省分批启动分级诊疗制度改革:明确了县、乡镇、村和县外转诊疾病的种类和数量,使用差别支付机制,使患者在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得到最大的报销比例,引导群众首诊到基层,缓解上级医院的就诊压力。

  通过政策杠杆,吉林省多个县市的域外转诊率由2011年的近30%下降到2015年底的10%左右,这表明:县级医院作为基层疾病诊疗中心的地位不断增强,如今基层群众“小病不出村、多数疾病不出县”的看病习惯正逐渐养成。

  在社会逐步迈入老龄化以及人口流动的双向叠加下,异地安置退休人员的就医需求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计划经济痕迹明显的吉林,全省53个医保统筹地区“政出多门”,异地就医一度报销难、负担重。

  2013年,吉林省试点省内异地医保即时支付方案:省内就医地接收异地人员时,在确认身份信息后直接按患者所在医保统筹地区相关政策进行报销,提高了报销和结算效率,解决了医保长期存在的“山头林立”痼疾。

  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白城市肺癌患者姜德林向记者叙述了异地医保结算给他就医带来的显著变化。起初他四处借钱,生怕家里医保报不出账来医院停药。“现在每个月垫付2000余元就能先住院,月底在医院‘一站式’结算,看病后报销再不用跑腿了。”姜德林说。此外,大夫还根据他的报销政策调整了治疗方案,在长春看病,老姜每月比在家里还少花4000元。

  2015年,吉林省成功与海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现跨省区异地医保结算。

  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南河社区41岁居民李建国,身患弥漫性轴索损伤,住院3个月共发生医疗费用19.7万元。按照“基本+大病”两段式医保制度,当地医保部门为其报销医药费16.3万元,这比2012年大病医保政策出台前,多报销了44000元。

  群众不需额外缴费,吉林省从医保基金中划出一部分委托市场建立大病保险制度,形成两段式报销体系。除按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报销外,吉林对住院合规医疗费用中自付部分年累计超过起付线(2015年为11000元)的费用按分段式进行报销。花得越多,报销比例越高,比例最高为80%,30万元封顶。

  2016-2017年长春精准扶贫政策解读

  (一)精确识别,这是精准扶贫的前提。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总的原则是“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包括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示公告、抽查检验、信息录入等内容。过去,全国曾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实践表明,这样识别扶贫对象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程序繁琐、操作性不是很强。我省宜宾等一些地方探索的“比选”确定扶贫对象的扶贫“首扶制度”,也是一个精确识别的好办法。其具体作是:根据国家公布的扶贫标准,村民先填申请表,首先由村民小组召开户主会进行比选,再由村“两委”召开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张榜公示;根据公示意见,再次召开村、社两级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再次公示;如无异议,根据村内贫困农户指标数量,把收入低但有劳动能力的确定为贫困农户。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识别,都要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发动群众参与;透明程序,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同村老百姓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

  (二)精确帮扶,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贫困居民识别出来以后,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就精确到户到人来说,重点为:

  一是坚持方针。精确帮扶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重在从“人”“钱”两个方面细化方式,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落实到户、到人。

  二是到村到户。要做到“六个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到村到户。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含量释放出来。

  三是因户施策。通过进村入户,分析掌握致贫原因,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四是资金到户。在产业发展上,可以推行遂宁市船山区唐春村的专项财政资金变农户股金的模式,也可以通过现金、实物、股份合作等方式直补到户;在住房建设上,可以推行南江县农村廉租房的作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补助资金可以直补到人;对读中、高职学生的生活补贴、特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资助费用,可通过“一卡通”等方式直补到受助家庭;异地扶贫搬迁、乡村旅游发展等项目补助资金可以直接向扶贫对象发放。

  五是干部帮扶。干部帮扶应采取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方式,从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扶贫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并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三)精确管理,这是精准扶贫的保证。

  一是农户信息管理。要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到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年终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

  二是阳光操作管理。按照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对扶贫资金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扶贫资金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扶贫对象、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公开制度,将筛选确立扶贫对象的全过程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导致的应扶未扶,保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进行;筑牢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带电“高压线”,治理资金“跑冒滴漏”问题。同时,还应引入第三方监督,严格扶贫资金管理,确保扶贫资金用准用足,不致“张冠李戴”。

  三是扶贫事权管理。对扶贫工作,目前省、市、县三级分别该承担什么任务并不十分明确,好像大家都在管钱、分钱,监督的责任也不清晰;专项扶贫资金很分散,涉及多个部门,各个部门的责任也不清晰。现在,省委已经明确,省、市两级政府主要负责扶贫资金和项目监管,扶贫项目审批管理权限原则上下放到县,实行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各级都要按照自身事权推进工作;各部门也应以扶贫攻坚规划和重大扶贫项目为平台,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确保精准扶贫,集中解决突出问题。

  通过扶贫信息系统的动态管理、数据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建立扶贫项目库、扶贫专家库,通过实时监控和对讲技术,让贫困户与专家视频通话,随时接受专家指导,使帮扶措施和帮扶项目真正有效的执行下去,达到预期的目标和结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