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女生节”和“三八妇女节”吵起来了,为什么女生不喜欢过“妇女节”

发布时间:2016-03-08 10:22:00 来源:大铁棍娱乐网

《“三七女生节”和“三八妇女节”吵起来了,为什么女生不喜欢过“妇女节”》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新闻热点】栏目,于2016-03-08 10:22:00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昨天发生了一件奇葩事:“三七女生节”和“三八妇女节”吵起来了。当各大高校的男生绞尽脑汁,挂起极尽谄媚的“女生节”横幅之时,新京报书评周刊发布女权主义者李思磐的文章——《女生节取代妇女节?糖衣炮弹正在轰炸女性权利》,在他看来,“女生节”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试图在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女性中,取代妇女节的节日。”

  几个横幅并不足以激怒女权主义者,不久前,《奇葩说》一辩手范湉湉在微博上发起了#女生节取代妇女节#的话题,瞬间一呼百应;而京东、聚美优品等电商又适时推出“女神节”大促,才引出了“女生节”取代“妇女节”是“消费主义”取代“女权主义”的严肃话题,微博上迅速就出现了“反三七过三八”联盟。

  

除了显老,女生为何不愿过“妇女节”?

  “三八国际妇女节”的由来众所周知,小编在此不多赘述,而关于“女生节”历史却鲜为人知。据李思磐的考证,女生节来源于1986年3月7日,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经济学院女生节联欢晚会在山东大学东校区科学会堂举行。据说,“追溯女生节的来源,是由于高校女生不愿意称自己为妇女,但是又不想放弃女性节日的特权。”可见,“三七节”从源头开始就是来自女性对“三八节”深深的反动,那么,“三八妇女节”是如何从一个拥有妇女解放伟大意义的运动而彻底被污名化的呢?原本相安无事的“妇女节”和“女生节”为何在今年变得要你死我活了呢?

  一、辟谣:港台剧“三八”的来源不是三八妇女节

  “死三八”来源于“三八节”吗?反正小编是看着港片、台剧长大的,别告诉我你听到电视机上大骂“三八”、“八婆”的时候没想过这个问题。

  幼年的小编实在不敢相信这句骂人的话真的来自圣洁高尚的三八妇女节,不该在脑海中建立这个罪恶的联系,有一次终于鼓起勇气问从工厂拿回妇女节礼物(洗发水等)的母上,呵呵,结果你们知道的。

  但在网上一搜“为什么港台剧中坏女人都被称为‘死三八’”,结果让小编惊呆,还真有人认为“死三八”的说法来自于妇女节:

  

除了显老,女生为何不愿过“妇女节”?

  其实,“三八”被污名化,港台剧的广泛传播是主因。台湾、福建、广东、香港一带有一句俗语“三八”,有考证说“三八”一开始是称呼八国联军侵华时期的外国人——“广厦福宁上”五大通商口岸只允许外国人在每月8号、18号、28号进城,其他时间必须待在城外特定区域居住及限定与中国特定商贾进行交易,因此本地人一见外国鬼子就说“三八鬼子又来了”,于是一直流传下来,缩为“三八”。在台语中,“三八”并不仅仅指女人,行为不端,语言粗鲁、不遵礼仪的人都会被说“好三八”,“三八”在说女人的时候是一个名词,在说一种男女皆有的状态时又变成了一个形容词。

  而在大陆人眼中被视为与“三八”同义的“八婆”,是粤语用来形容好管闲事女子的俗语,来源于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三姑六婆”形象。三姑指三种宗教的出家女性:尼姑、道姑、卦姑;六婆指的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另一种“八婆”的说法是古代底层妇女从事的八种职业,是媒人婆、接生婆、挽面婆、舂米婆、洗衫婆、担担婆、食奶婆、姑仔婆(巫婆)的统称。这些古代的“职业妇女”并不像如今的职场丽人那样风光,她们在小说话本中的形象都是爱搬弄是非的“长舌妇”或皮条客,想见《水浒传》中撮合西门庆潘金莲、药杀武大郎的王婆。

  

除了显老,女生为何不愿过“妇女节”?

  电视剧《水浒传》中的王婆(李明启饰)

  改革开放后,随着港台影视剧(尤其是周星驰电影)在大陆的走红,“三八”、“八婆”便由粤语区和闽语区的“省骂”变成了大江南北的“国骂”,成为多少八零后女生的童年阴影!

  

除了显老,女生为何不愿过“妇女节”?

  周星驰电影《九品芝麻官》中被骂“死三八”的老鸨(苑琼丹饰)

  “三八”就这样成了全民骂女人的词,正好跟三八国际妇女节凑上去,此雷同纯属巧合,却从此让“三八妇女节”在国内彻底被污名化,旨在宣示女权主义,争取被尊重权的妇女节在中国落得如此污名,不得不说是历史、语言和大众传媒共同促成的无心玩笑。

  二、“妇女”的污名化:顺从、放荡与去性别化

  而“三八妇女节”的另一个关键词——妇女如今也成了贬义词。

  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妇,服也....主服事人者也。大戴礼本命曰:女子者,言如男子之教而长其义理者也。故谓之妇人,伏于人也。”《礼记·曲礼下》中则直接出现了“妇女”二字:“居丧不言乐,祭事不言凶,公庭不言妇女。”虽然“妇女”之名出于正统观念,指女性洒扫应对皆中其节,但总都是男权语境下的被动客体,无论如何都跟女权运动挂不上钩。

  然而,“妇女”在明清小说中被更强烈地污名化了,还记得贾宝玉怎么说的吗?

  “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得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分明是一个人,怎么变出三样来?”

  

除了显老,女生为何不愿过“妇女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