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万象】祭祀——唐朝文化浓墨重彩的一笔,敬天地,祭鬼神,歌功颂德,但求安康

发布时间:2018-03-30 09:34:04 来源:大铁棍娱乐网

《【社会万象】祭祀——唐朝文化浓墨重彩的一笔,敬天地,祭鬼神,歌功颂德,但求安康》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社会万象】栏目,于2018-03-30 09:34:04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敬天地,祭鬼神,歌功颂德,但求安康。

似乎所有的祭祀都逃不掉这样的祈愿。自古以来国家祭祀就一直是政治权利的象征,唐朝也不例外。

 

在唐朝,宫廷祭祀主要分为祭祀“天神”和“人鬼”。祭天包括祀圜丘、昊天、封泰山、祈谷、明堂、雩祀。

 

对帝王来说,祭天无疑是所有祭祀中最重要的,是对天地侍奉、享献的仪式,既然这么看中,那过程必然庄重,不急,我们随着唐代帝王们一一了解。

 

 

首先,我们把视线转到圜丘,“圜”通“圆”,也就是圆形的高坛,为什么要是圆形的?因为“天圆地方”一说是那时候的主流。于是,南郊圜丘祭天神,北郊方泽祭地祗。很多人一提到祭祀首先想到的就是北京天坛,却不知圜丘比天坛早了一千多年。

 

如今的圜丘的确不如天坛名气大,你可以说它衰败了,但却不能取代它祭祀的首要地位。北京天坛只有三层,而圜丘有四层,周边用来登顶的阶梯叫做“陛”,共有十二个,这十二个“陛”也称作“十二辰”,“十二辰”又暗指天*上的十二方位,而咱们的皇帝陛下则是从正南方最宽最长的“午陛”登顶。千年前,咱们的大唐皇帝从大明宫南下,历经险阻达到圜丘,一步步从“午陛”走上坛顶,定睛远望,长安繁城,关中沃土,千里之田尽收眼底,皇帝的面前是“昊天上帝”的牌位,手上捧着的是献给上天的贡品。天坛上的每一阶都站着礼部官员,他们站在这是为了祭祀与他们位置所对应的28星宿,皇帝虔诚,官员怎敢怠慢?一场盛大的祭祀,便揭开了序幕。

 

 

帝王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表明君权神授,通常会把开国皇帝皇后与天神地祗一起祭祀。咱们可以把这一行为当做现在的蹭热度或者提高知名度,说句玩笑话,老天也许看着这名气就多给你点气运也说不定。就如《通典》卷45中记载:贞观及开元时祭天,以高祖李渊配天,《旧唐书·礼仪志》:景龙三年,中宗祀昊天上帝,唐中宗祀天地时首次出现皇后参加典礼的局面。到了德宗时,规定以皇太子为亚献,亲王为终献,也就是说,以后的祭祀就没太尉、光禄卿什么事了。

 

接下来,咱们把目光集中到泰山去,因为接下来咱们的皇帝陛下要去泰山“封禅”了。是不是要问祭祀关泰山什么事?什么叫君权神授?当然是皇帝的权利是老天给的,那当然要走到老天跟前,怎样才能走到老天跟前?当然是去距天最近的地方,哪里距天最近?那时候的人哪知道珠穆朗玛峰,普遍的认知里认为泰山最高,距天最近,于是咱们的皇帝陛下果断跑去泰山接受天命去了。

 

 

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叫“封”,于是称之为“封泰山”为的就是报天之功,而泰山下的那些小山,如粱父山、云云山等,在这上面辟场祭地,称为“禅”。“封”报天,“禅”自然是报地,封禅有易姓而封,也有盛世而封,但可想而知,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之巨大,也因为封泰山如此的劳民伤财,贞观中时期才会出现太宗同意百官上表请封禅,魏徵力谏乃止的情形,尽管如此,封泰山仍是许多帝王的必行之举。

 

唐乾封元年,唐高宗、武则天举行泰山封禅礼。十月就从长安出发,随驾的文武大臣、武士、仪仗队伍长达数百里,直到十二月才到达,可见耗时之久,耗力之大,于是改元“乾封”,到正月行封禅礼。

 

 

封完泰山后咱来祈谷,也就是祈求丰收,这关系到一年的收成,无论是民间还是皇帝都无比重视,《礼记·月令》记载:“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唐代以正月上辛日祈谷。光是祈谷乐章就有三篇,肃和、雍和、舒和,《祈谷乐章·雍和》中:“殷荐乘春,太坛临曙。八簋盈和,六瑚登御。 嘉稷匪歆,德馨斯饫。祝嘏无易,灵心有豫。”能体现出祈谷的场景。祈谷求丰收,那么雩祀,则为祈雨。雨多为洪雨少为旱,在靠天吃饭的唐朝,祈雨就变得尤为重要。

 

唐代及以后的朝代,祈雨体系更加完善,在祈雨仪式上,显示出多样性的特点。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时期,少数民族也渐渐被汉族祈雨方式影响。唐代的不同皇帝在位期间祈雨对象等级也时有变化,祈雨在整个国家祭祀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由于皇家官方重视,加之特定的祭祀场所,祈雨时间也随之固定。而明堂呢,则为皇帝宣明政教的地方,朝会,祭祀,庆赏等大典都在此地,这也算是专门的祭祀场所了。

 

 

以为祀天完了就结束了吗?不,我们继续,五方上帝、朝日、夕月、祀九宫贵神、风师、雨师。立春之日,咱迎春东郊,于立夏日迎夏南郊,立秋前十八日还要迎黄灵于中兆,于立秋日迎秋西郊,于立冬日迎冬北郊。玄宗天宝三载,置太一、天一、招摇、轩辕、咸池、青龙、太阴、天符、摄提九宫贵神坛,四季孟月行祭。风师为风神,雨师为雨神。立春后的丑日,祀风师于国城东北,立夏后的申日,祀雨师于国城西南,这样一来,传说中的“祈求风调雨顺,来年有个好收成”也就做齐了。

 

祭祀当然还有许多禁忌,比如:不许在神杆下拴马和喂家禽,祭祀前要进行斋戒,必须沐浴更衣,喝酒是不允许的更不提喝醉,不得吃荤沾腥,不能参加吊丧,不到有病人家问病,不得淫邪玩乐,总而言之,所有象征不吉利和污秽的事都不能参加。祭祀日子还有许多禁忌:忌不够诚意,忌礼仪错乱,忌进贡的器物不整洁,忌生气发生口角,忌衣冠不整,忌说闲话谈闲事,忌说笑无分寸,忌长幼无序,忌祭拜时把刀勺弄响,忌内祭未毕,不洁出屋,一外祭未毕,不洁入屋等。

 

 

在唐朝,不仅要祭天,出行也要祭祀,现在人总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话放在唐朝,可能只会迎来一个白眼外加“这孩子八成没睡醒”的评价。是不是觉得很奇怪?那些唐诗中的风光无限美好,看起来要多惬意有多惬意,青山绿水想着都向往,然而,在唐朝要远行代表着要面对许多未知的危险。北方人初到南方总是很难适应,水土不服轻则大病一场,重则命送于此,久而久之,人们就对南方有了畏惧,认为南方充满“瘴气”。

 

除了水土不服,还有许多猛兽,那时候人与自然多和谐,看见国家保护动物说不定就是下一秒的事,李白《蜀道难》中“朝避猛虎,夕避长蛇”一点也不夸张。出趟门,不但要防猛兽,还要防山贼盗匪,总之,远行太艰辛,且行且珍惜。于是人力不够,神灵保佑。

 

 

选定黄道吉日,在占上一卦,一切准备就绪后,就是最为重要的一步了——祭祀道路神。唐朝重要官员出行或者军队出征时,通常也会由朝廷出面,举行盛大的祖道仪式。在祭祀完行神之后,还会有酒宴和诗歌唱和活动。这套出行仪式可以一直持续傍晚,称为“祖饯”。除了皇帝和官员,民间出行之前,也要安排祭祀,他们祭祀的对象并不只限于祖神,而是从各自的信仰中挖掘资源。民间更多的是召唤大禹和蚩尤来帮助自己,因为大禹能治水,保行人出行一帆风顺,蚩尤为“战神”,可佑行人不被山贼盗匪侵扰。

 

祭祀若用现在眼光来看显得迷信,但在唐朝,未必就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运用得当也能很好的提高百姓对国家的自信,甚至能促进民族交流。利与弊仅凭三言两语定论未免太过草率。

 

敬天地,祭鬼神,求仙拜佛,惟愿君安。

文章来源:成都模特公司=http://www.uuwx.com.cn/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