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宝林的相声一句朴实有深意的评价:侯宝林对相声是有功的

发布时间:2018-04-18 10:27:47 来源:大铁棍娱乐网

《侯宝林的相声一句朴实有深意的评价:侯宝林对相声是有功的》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明星人物】栏目,于2018-04-18 10:27:47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出生于19世纪末的相声大师张寿臣对侯宝林有一句朴实但有深意的评价:“侯宝林对相声是有功的。”

解放前侯宝林在天津演相声已经相当出名。1944年,他进入了当时最负胜名的剧场,位于法租界的小梨园,担任“末二”,即倒数第二个节目。这对地位很低的相声而言,已经是当时行业惯例所允许的顶峰了。压轴则按惯例是京韵大鼓。

可侯宝林的演出实在太精彩,到后来他的“末二”实际起到了压轴的作用。只要他的相声一说完,台下观众就开始陆续离场。老板没办法,只好让侯宝林压轴。他当时就表态:“可以呀。钱怎么说呢?”侯宝林说这话是因为相声长期被视作“低俗”的表演形式,相声演员也被人瞧不起,薪资待遇上极度不公,京韵大鼓演员即使表现不如人意收入也有5、600元一个月,还外加灰色收入,侯宝林广受观众欢迎却只有200元一月。

提出要求之后,老板当即反对:“相声的要比唱京韵大鼓的挣得多?这简直是欺师灭祖!”可见其歧视之深。侯宝林坚持要求同工同酬,甚至以罢演相要挟。最终老板把他的薪酬勉强提高到了460元一个月。

这对相声而言是一件大事,解决的不是侯宝林一个人的演出报酬问题,而是改变了曲艺界长久以来对相声的压制。侯宝林儿子侯耀华后来回忆起父亲这段往事,评价道:“他不仅为从事相声这一曲种的艺人们争了一口气,也大大改变了相声这一曲种的社会地位和生存、发展的客观条件……使这一‘杂耍’或者是‘玩艺儿’,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大雅之堂。”

1917年11月29日,侯宝林出生在天津。只不过无论是这个日期还是这个地点,都不准确。侯宝林自传第一章标题就是“我可能是天津人”。他推测自己是天津人,根据则是,印象中小时候是舅舅带自己坐火车到北京的,火车的路程似乎不太远,所以估计就是天津来的了。“父亲、母亲的形象还能回忆起一点儿,但很模糊。究竟家里姓什么?哪里人?不知道。”这个不知自己姓名身世的小孩就随着养父母姓了侯

养父母一家本就是城市贫民,后来养父一度失业,侯宝林只能自谋生路,捡煤核、卖报纸、拉水车、甚至上街要饭。军阀混战和极度贫困之中,侯宝林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平社会中长大了,受了“生活这本大书”的教育成人。这段艰辛的时光成为了他日后艺术创作的根基。

再后来家里实在难以为继,有一次侯宝林的养父这样和妻子商量:“这孩子就老跟咱们这么饿下去吗?咱们给他找个吃饭的地方吧!咱们别让他也跟着咱们饿死呀!”于是,侯宝林被送去学艺,先是学京剧,后来因为对相声的酷爱,改学了相声,先后拜常葆臣、朱阔泉为师,辗转京津演出。一个未来的相声大师由此走上了艺术

1949年底一次为各界艺人开办的戏曲讲习班上,一位政府干部指责:“文艺界哪个部门都好办,像京剧、评剧、鼓词不是都有新节目了吗?唯独相声,那里面除了低级、庸俗、拿父母抓哏,就是讽刺、挖苦劳动人民。”这样的说法给相声艺人带来很大压力,许多人被迫改行,甚至有去卖冰棍的。一时间北京相声界几近不复存在。

以侯宝林、孙玉奎等人为首的几位相声艺术家决定要“自救”,自发成立了“北京相声改进小组”。这个小组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老舍等知名作家亲自帮助改编相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原有的相声形式和新时代的内容需求之间获得了一定的平衡。尽管侯宝林有些作品以今天标准看来过于强调宣传功能,比如《杜鲁门画像》《狗腿子李承晚》等,但仍然保存并且新创作了一批兼具幽默及讽刺功能的优秀相声。最关键的,是使得相声这种艺术形式延续了下来。解放时已年过古稀的老艺人刘德智用朴素的语言说:“现在有侯宝林、孙玉奎领导大家学习……使北京的相声艺人都有饭吃。”

因为侯宝林的艺术声望,对“文明相声”的创造性编排和与京戏传统的结合,有一位重要的听众在建国后的几十年里始终追随着他,这就是毛泽东。早在中央领导还住在香山尚未搬进中南海时,侯宝林就受邀为首长演出,此后几乎每周都要去中南海两次,直到六十年代中期。对这位特殊的听众,侯宝林有一种既敬畏又感怀的心情。一次侯宝林在中南海参加舞会,精神没集中一下撞到了毛泽东,他如此回忆当时的心情:“我当时很紧张,心想糟了,那种心情不亚于契诃夫笔下谨小慎微的小公务员伊万·德米特里奇·切尔维亚科夫。要知道在半个多世纪里,他毕竟是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最有权威的大人物啊!”不过毛泽东只是向他笑了笑。后来在文革中,侯宝林下放劳动,毛泽东亲自提名把他补选为四届人大代表。1975年毛泽东在湖南养病的时候,还请侯宝林为他录了12段相声,这次机会也给侯宝林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

从1979年下半年起,侯宝林一再声明退出舞台,开始专注于相声作品与理论的资料整理和研究工作,这是他为相声界留下的又一笔宝贵财产。1983年,《侯宝林谈相声》出版,这被认为是相声领域的第一部著作。同一时期,侯宝林还与王力、许嘉璐等著名语言学家合作,利用自己一生的艺术积累开展对语言学、民间文学等领域的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系聘为兼职教授。

1993年2月4日,侯宝林因癌症在北京去世,享年76岁。去世前一个月,他口述了《对观众最后所说的话》,其中写道:

“我侯宝林说了一辈子相声,研究了一辈子相声,我的最大愿望是把最好的艺术献给观众。观众是我的恩人、衣食父母,是我的老师。我总觉着我再说几十年相声也报答不了养我爱我帮我的观众。……我一生都是把欢笑带给观众,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永别观众,我也会带着微笑而去。”

文章来源:陈寒柏相声全集=http://www.datiegun.com/xiangsheng/chenhanbai/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