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云南省语文试卷高考试题与参考答案(含解析)

发布时间:2016-06-13 12:40:48 来源:大铁棍娱乐网

《2016年云南省语文试卷高考试题与参考答案(含解析)》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教育学习】栏目,于2016-06-13 12:40:48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2016年云南省语文试卷高考试题与参考答案(含解析),每一年的高考都有莘莘学子参加,今年的英语试题也是让人期待不已。

  据了解,2016年全国高考使用的18套语文试题有3套为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命制,其中全国课标甲卷供云南等11省区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语文命题专家指出,今年高考语文的命题更加强调对语言应用能力、鉴赏评价能力、文章写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等五大能力的考查。

  昨天,记者邀请来自昆十中以及滇池中学的资深教师点评今年的语文和数学试题。据老师们分析,语文试题难度适中,贴近生活,其中作文涉及到同学关系,考生可联系生活实际,比如前不久的复旦大学校园投毒等新闻事件;而数学则梯度平稳、难易有度,预计今年我省高考文科数学的平均分较去年有明显提高。

  语文

  难度适中,凸显能力

  今年高考语文最突出的特点是试题形式稳定、试题平易、开放。考生做这套试题的感觉应该是“不偏不怪”。

  试卷的现代文阅读选用了何丹的《试论中国凤文化》的节选部分,文化气息浓郁。难度与前两年基本一致。

  文言文阅读选取了《旧唐书·李揆传》,采用主客观结合的考法,全面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翻译题的难度适中,只第二句稍有难度,可以很好区分考生水平。

  诗词鉴赏选取的是宋代朱熹的《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属于名家不出名作品,准确译出全诗需要考生坚实的文言功底,不过,鉴赏起来比较容易。

  名句填空没超过必修教材考纲要求的篇目范围,可谓全面,难度上也较去年平易。

  大阅读选取了当代著名作家阿城的《峡谷》这篇小说和爱国实业家卢作孚的传记,命题的思路和以往三年相同,对于考生而言,难度不大。

  语言文字应用部分考查了成语、病句、语言连贯、衔接、图文转换,都比较平实。

  滇池中学高级教师孙道朝:

  文化浓厚,贴近生活

  今年语文试题具有如下特点:

  1·朴实平易。今年的语文题仍然重在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没有偏题、难题,朴实平易是基本特点,阅读材料简明易懂,设题难度适中。名句题出自《劝学》、《三峡》、《琵琶行》,避开了难度较大的《离骚》、《逍遥游》等;成语也是极常见的“风姿绰约”、“分庭抗礼”、“栉风沐雨”、“侧目而视”4个成语。

  2·稳中有变。语文试题每年的变化题一般为16、17题。今年的语文试题题量、赋分,试卷结构,试题难度都基本稳定,没有大的变化,略有变化的是17题,常考的仿写题变为了读图题。

  3·贴近生活。今年的作文题中的材料内容是关于“同学关系”的调查。内容结合考生的生活实际,应该都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

  4·文化气氛浓厚。第一大题阅读材料内容为“凤凰的演变”,诗词鉴赏为朱熹的诗歌。内容为“咏梅”,体现出了较浓郁的文化氛围,显得厚重而大气。

  总之,今年的语文试题朴实、平易,内容稳定,贴近考生生活,考生大都步履从容地走出考场,这对以后几科的考试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较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題,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 “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驗的结晶过程.作 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 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现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 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劍作的主 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 “否定”三个要素.所 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 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田像系 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 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 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 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走丈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訧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试读, 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 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 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 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竞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 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竞是与群体相通的, 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 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摘编自三思教育网www.srssn.com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 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B. 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股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 不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C. 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 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D. 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 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 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B. 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 过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 “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 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D. 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 实,并发挥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含番的美在于从有限中表现无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

  B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 性,正如 <西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

  C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和方向,所以即使我们今天阅读历史上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D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同一文本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性

  2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来护儿,千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 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感训,幼儿卓荤;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祁等广陵镇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人寿出,迁瀛洲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 脂阕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帝谓曰:“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两千石,可谓兼美矣。”大业六年,车架幸江都,谓护儿曰:‘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乃赐物两千石,并牛酒,令遏先人墓,宴乡里父老,仍今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十二年,架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架游幸,深恐非宜,”伏愿架驻洛阳,与时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何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 护儿因不敢言.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是日旦将朝.见执.护儿曰:“S下今何在?” 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今£王室至此.抱恨泉埴.知复何言! ”乃遇害.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寧产业. 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此亦岂异人意也! ”善抚士卒,部分严明,故咸得其死力。

  (节选自三思教育网www.srssn.com《北史*来护儿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呈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B.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C.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呈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

  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_户z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 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理承。

  6。下列对蚊有关神__分析不正雜—项是(3分)

  A. 来护儿少有大志,成年后秀拔于群.他自幼而孤,得到吴氏教诲,立下为国杀敌、 求取功名的志向;长大以后,更是雄略超群,志气英发.

  B. 来护儿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拥戴。在瀛删史任上,他声名远闻,屡受嘉奖:炀 帝时百姓舍不得他回朝廷任职,上书请思者达数百人.

  C. 来护儿直言劝诔,后被奸人杀客。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 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

  D. 来护儿廉于财利.用兵极有谋略.他信守承诺,注重友情.轻视钱财,不置产业: 善待士卒,处事严明.谋略多合兵法,部属争相尽力.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2>不能肃淸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庸诗.完成8~9题.

  残春旅舍

  旅舍戌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成京气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意归净城.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斥*,拂执朝瞽待瞅明*.

  [注]①(约84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 _作。②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③梁:它相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 朝廷官员的冠

  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嗶里,并简要赏析。(5分)

  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庄? 。逍雜》指出”_____” ”_____”就像倒在堂舱地的-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样.

  (2) 白居易很琶行》中”_____” ”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政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 杜牧 <雑> 中”_____” ”_____”两句’ 设想了赤壁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乙选考题

  谓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 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題,不得选做另一大 题内的小?.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推荐阅读